

把旅行與時光做成可品嚐的風物作品。
採訪岩柳麻子(Asako Iwayanagi)的這天早上,她跟栗林裏的主廚陳琮渝(Wise)去濱江果菜批發市場認識台灣食材。Wise 雙眼圓睜說,「我把整個台灣的食材都端給她看了!」
岩柳麻子之所以造訪台灣,是為了與栗林裏聯手舉行 3 日限定的餐會。熟稔台灣季節物產的 Wise 細數今天收穫——岩柳麻子驚艷於台灣的九層塔,「我們告訴她這是台灣羅勒(Taiwan basil),她咬一口説味道完全不同啊!」紅梗九層塔濃郁強壯的氣味,她想拿來跟水果搭配。她愛不釋手新鮮的馬告香料,切碎後跟鳳梨混合,一邊分享,刺蔥跟當季的芒果很合。當她吃到台灣當季的新鮮荔枝時,驚嘆,啊,好想就這麼放到行李箱帶回日本⋯⋯。
岩柳麻子被譽為帕菲界的女王,出身自服裝時尚產業,轉行後一開始做的是咖啡店,客人建議她可以加入水果元素,一步一步走到今天享譽全日本的 PÂTISSERIE ASAKO IWAYANAGI,多次摘下日本食評網站 Tabelog 年度百大名店的榮耀。
岩柳麻子的帕菲甜點,最大的特點在於「旬味」季節感的實踐。她說,每一年的季節水果,比如品種豐富、香氣會漸層變化的葡萄,產季短暫稍縱即逝、如珠寶般的櫻桃果實,以及帶有日本「水潤感」的日本梨,都是她喜歡使用的水果。但即便是同樣的水果種類,每年帕菲呈現的組合並不相同,加入了更多的體會、感性與創作,甚至融合旅行的經驗,使得帕菲作品真正是「一期一會」。這樣的精神是很日本料理的。

當季的荔枝飽滿香甜,帶有迷人香氣,讓岩柳麻子印象深刻。拆下果肉,填入蜜漬枸杞,做成滑溜冰涼的日式糖蜜葛切,散發低調香茅香氣。
「我們沒有一道菜色是從開店到現在都留在菜單上的。」以月的頻率來調整菜單,這種因應時節調整而生的料理設計,好奢侈啊!
從服裝產業學習到的事:「把甜點變成可食時尚」
過去在服裝業中修業,岩柳麻子學習到了「素材的堆疊」、「質感」、「線條與輪廓」之間的平衡感。她重視以層次展現不同素材的構成,並透過色彩與質感的對比來表現創作概念,「把甜點變成可食用的時尚」,讓甜點不只在味道上帶來歡樂,視覺上也能夠勾動心弦,不同的感官都得到啟發。

「李花」使用了台灣夏天的紅肉李,經過糖漬,醞釀成酸甜甘飽滿、近似櫻桃果實的多汁風味。同時紅肉李亦製餡填入現烤熱呼呼的酥皮長餅裡,冷熱交錯,創造流暢套餐體驗。
這樣的初衷,就帶來另一個挑戰:怎麼在美感跟美味中達到平衡?
岩柳麻子分享,視覺美感是帶領客人味蕾導入甜點體驗的重點,但如果吃完沒辦法留下「好好吃啊!」的記憶,那這樣的美感就失去了意義。意識到這點,岩柳麻子對每個端出來的甜點的背後,都埋藏著對溫度、口感、酸味與甜味的精心計算。
而這樣的用心,不只存留在盤中甜點本身。PÂTISSERIE ASAKO IWAYANAGI 的店內裝潢,選擇了灰調呈現,工作人員穿著類似實驗室袍的白色長襯衫(靈感來自法國的服裝工藝作坊的工作服),讓繽紛的視覺焦點,留在五顏六色的甜點身上。這種留白、聚焦的美感意識,一直是岩柳麻子發想中重要的意識。
「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讓光線的反射、陰影、素材的立體形狀,能夠更完整地呈現。」
女王開示:理想的帕菲元素
東京帕菲女王開示,她心中有 4 個元素至關緊要:
- 香氣
- 溫度
- 口感
- 素材的連結
香氣是看不到的成分,還沒入口就開始暗示饕客;一大杯冰是非常冰的,要巧妙用餅乾和薄片創造杯內空間,搭配常溫元素,讓溫度起伏,讓舌頭與味蕾保持新鮮感。岩柳麻子認為品嚐一杯帕菲,當如一段旅程,可以感受到時間的流動。

這次餐會的帕菲以鮮黃色水果為主題,正是岩柳麻子在台灣旅行時留下的色澤印象。帕菲命名為「寶島」,百香果、芒果、鳳梨依序安放在透明杯中,以纖薄的巧克力片當成隔間,下面是加入香草做成像沙拉的鳳梨丁。
時間之於帕菲,除了是冰融化的速度,還有品嚐的順序。透過這 4 個要點恰當安排,品嚐一杯帕菲就會像聽一個好故事一樣。而在風味搭配上,為了不膩口,岩柳麻子會細緻加入鹽味元素。搭配清爽味覺、透明視覺、水果沙拉部位,都可以適當地讓味蕾喘息。以這次餐會壓軸的「寶島」帕菲為例,上面甚至點綴了香菜苗和黑色的蒔蘿香草!香氣帶來豐富層次。
為何研發外帶帕菲?
PÂTISSERIE ASAKO IWAYANAGI 特別的是,除了提供從早餐開始的內用服務,還提供了「外帶」帕菲。乍聽之下會覺得有點不明白,這樣一種層次豐富的冰涼設計甜點要如何外帶呢?
岩柳麻子手不停地試菜,一邊分享設計外帶的初衷,「想讓沒訂到位置的客人也能享用」。作為熱門店,位置一開放就被訂光,為了這些慕名卻吃不到的客人,岩柳麻子選用較瘦長的杯子做出帶有水果、果凍及酥餅等元素層次豐富的帕菲杯,可以在外帶時另外加上一球冰,也是一種別緻體驗。
「我在素材選擇和配置上都經過細密設計,像是如何做出『不易破裂』的果凍層?香氣以及美感如何在外帶後保留?經過無數次的技術測試。」
岩柳麻子看起來人淡如菊,纖瘦體型包裹在白色長袍廚衣裡,對於風味與美不妥協的堅持,讓她這樣一個非出身名廚麾下的料理人,至今成為全日本擁有 100 位員工的成功甜點料理經營者,值得水果王國台灣的料理人們好好學習!
編輯特寫:Wise 主廚有話要說
栗林裏今年推出一系列與日本餐飲人的餐會合作活動,7 月初是東京 PÂTISSERIE ASAKO IWAYANAGI 的岩柳麻子,以旅行和時間為題,7 月中是東京 VERT 的主廚田中俊大茶主題餐會,場場爆滿。

在這場餐會裡,Wise 做了紅羽土雞雞腿排,搭配咖哩口味的沙巴雍醬汁,把這個原來使用於甜點的蛋黃醬汁變出鹹甜香料新吃法。
對他來說,辦餐會有一個很重要的目的是「推動台灣的產業發展」,「每一次跨越國境的碰撞,不僅是為了帶來嶄新風味視角的學習,更是不斷地自我提醒——這片土地的深奧、這些食材的溫柔,值得我們持續傾聽、用心演繹。」學習外國職人的長處,同時發揮他對於台灣物產嫻熟的知識,將獨特的台灣食材美味推介給達人,一步一步,把台灣味道帶到全世界!
至於外國主廚來,Wise 都帶他們吃什麼呢?栗林裏位於大直,通常會就近帶去吃台菜餐廳黑美林——台式烤香腸、九層塔炒瓜子是必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