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食科技獨創專利 AROMAX™ 蒟蒻啫喱技術,讓植物肉擁有半透明肥肉的質感,嚐來多汁嫩滑且「肉」香四溢。
純素飲食浪潮之下,市面上的植物性產品日新月異,餐廳使用植物肉入菜也越來越普遍,除卻 Impossible Meat、Omni Pork 等國際品牌,還有哪些在地廠商能提供消費者更多元化的選擇呢?
名廚 MINGCHU 第二檔在香港的食材試用計畫,與本地的食品業者好食科技合作,帶來多款極具實用性質的植物肉產品。好食科技於 2021 年推出植廚 Plant Sifu™ 素豬肉系列,是第一個 100% 由香港研發和製造的素肉品牌。
.png)
圖片提供:好食科技
他們以素豬肉和點心為起點,嘗試創造出更適合中式和亞洲飲食使用的植物肉,產品包含瘦肉碎、梅頭肉餡及瘦肉片,並以獨創專利 AROMAX™ 蒟蒻啫喱技術,模仿真肥豬肉的半透明肥肉,讓素肉更嫩滑多汁並且「肉」香四溢。
美味之餘,好食科技認為營養必須兼顧,因此相較許多植物肉產品內含大量添加物,他們堅持採用優質非基因改造大豆與天然香料,鈉含量較同類產品來得低,成分也相對更單純,而且零膽固醇、零激素、零抗生素和零防腐劑,比動物肉更低卡和低脂。
植廚 Plant Sifu™ 素豬肉系列品項多元,包括瘦肉碎、梅頭肉餡與肉片,適合不同菜餚和烹調方法,能讓廚師靈活運用,另外還研發植物肉燒賣與各式餃子,方便即食。好食科技自 2020 年成立至今,已有超過 20 間企業和知名餐廳採用他們的產品。
.png)
圖片提供:好食科技
好食科技這次提供給名廚用戶試用產品包含:
- 梅頭肉餡:模仿豬肉最嫩的肉質,肥瘦相間,肥肉的部分採用專利蒟蒻模擬脂肪的質地,另外添加植物油與天然香味,進而達到肥而不膩的黃金比例,適合蒸煮。
- 瘦肉碎:模仿豬的大腿肉,肉質全瘦,粒粒分明,零脂肪,含有豐富蛋白質,最適合熱炒。
- 瘦肉片:模仿豬的後腿肉,肉質細嫩,全瘦無筋,肉質較滑,煙韌有彈性,適合炸、爆炒等烹調手法。
一起來看看各位廚師如何運用以上產品研發出讓人毫不眷戀肉類的惹味素食菜餚!
川意的交會地帶:植物肉麻婆豆腐千層麵
Nutmad 的主廚經營者 Joe 本身對於吃素的想法是不需要特別仿擬肉類的形態,讓蔬食呈現原本的風貌,但他仍對植物產品保持開放的態度。這次參與名廚試用,他選用「瘦肉碎」,把店裡的招牌麻婆豆腐千層麵做成素食的版本。
植物肉麻婆豆腐千層麵
.png)
Joe(Nutmad 主廚經營者)研發的「植物肉麻婆豆腐千層麵」。
Joe 認為植廚 Plant Sifu™ 素豬肉系列確實在質地上做到相當逼真的程度,但由於添加物較少,所以在風味上仍有素肉難掩的豆味,這是他略感困擾的地方,所以選擇麻婆豆腐這樣重口的調味來遮蓋。
他依照製作麻婆豆腐的工序將瘦肉碎和豆腐炒成濃稠的肉醬,再與煮好的千層麵合併,鋪滿 Mozzarella 芝士焗烤至融化,搭配本地農場的食用花裝盤。一口挖下,感受植物肉做成的麻婆豆腐肉醬與香濃的芝士在嘴裡交融,Joe 藉由這道融合料理傳承中菜經典,也突破西餐經典菜式的框架。
泰式風味演繹川式家常:泰式蒜泥素白肉卷
曾經擔任模特兒又開過設計公司的主廚經營者 A Jing 出於對廚藝的熱愛而走上從廚之路,轉職後在香港米芝蓮大廚 Harlan Goldstein 旗下魔鬼訓練,最後因為鍾情泰式料理而在上環開設摩登泰菜酒館 Clicked。
泰式蒜泥素白肉卷
.png)
A Jing(Clicked 主廚經營者)研發的「泰式蒜泥素白肉卷」。
向來樂於嘗試新食材的 A Jing,這次參與名廚試用特別選用「瘦肉片」,並巧妙把她最喜歡的川式家常菜蒜泥白肉做成泰式下酒菜的風味。
這道料理的靈魂在於醬汁,原本厚重的蒜蓉醬料被替換成泰國涼菜酸辣清爽的醬汁,汆燙過的瘦肉片靜靜吸收檸檬葉、泰國南薑和青檸等酸鮮滋味,最後再以米紙和青瓜薄片捲起,就是爽快的下酒小食,瘦肉片扎實的肉感讓人毫不感覺這是素食。
涼涼秋日的豐盛饗宴:植廚素肉卷酸忌廉菠菜
本地知名扒房 Forkers 的主廚 Derek 雖然在以肉食為主的餐館任職,但過往開設素食餐廳的經驗讓他一向對於開發素食菜餚深感興趣,若能在 Forkers 供應美味又具飽足感的素食料理,無疑是開拓餐廳客源,讓不同飲食習慣的多人聚會有了新選擇。
植厨素肉卷酸忌廉菠菜 | 粟子開心果撻 | 番石榴甘橘皮汁
.png)
Derek(Forkers 主廚)研發的「植廚素肉卷酸忌廉菠菜」。
Derek 在這次名廚試用中選用「梅頭肉餡」,綿密而彷彿帶有免治肉筋性的梅頭肉餡非常實用,拿來做成西式肉卷十分適合。他在肉卷內包入混合酸忌廉的菠菜,微酸的奶香與蔬菜平衡大塊「肉」的油膩感,這是經典的西式家常菜組合。
值得一提的是,相較其他西餐主廚多半不喜歡植物肉的豆味,Derek 卻認為那就是植物肉的特性,無需過度掩蓋,因此他的肉卷僅簡單以迷迭香和蒜末調味,仔細品嚐還能吃到梅頭肉餡的原味,專利蒟蒻模擬出的脂肪質感,讓這道菜吃起來更有說服力。
.png)
圖片提供:好食科技
從 3 位主廚的嘗試中,我們看到植物肉在烹飪上的多元應用,通常被認為較適合濃醬重口烹調的「素肉」,其實也能以優雅清淡的滋味呈現,而且絲毫不干擾品嚐的經驗。好食科技原本的初衷是想研發適合中式、亞洲菜系的植物肉,但透過幾位主廚的食譜作品,可看出植廚 Plant Sifu™ 素豬肉系列在西餐方面的運用也大有可為。
主廚們對於好食科技的植廚 Plant Sifu™ 素豬肉系列都很有好感,但在食材管理上,多半希望能有小包裝的款式,因為以豆類為主原料的植物肉易腐,素食料理的點單率也不如葷食來得高,解凍拆封一大包卻來不及用完會稍嫌可惜。
看完各個主廚精心製作的植物肉料理,是否打破你對植物肉的想像呢?在無可抵擋的素食趨勢中,不妨也來試試看如何運用植物肉做出打動人心的菜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