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廈區開拓一方綠洲──專訪香港觀塘 Nutmad 主廚 Joe
作者 林女

他在沙漠般的觀塘餵養人們的身心,做前衛的咖啡搭餐,為本地菜辦主題餐會,Joe 以食物做香港人的後盾。

觀塘是個交通擠塞得令人極煩躁的地方,很多人都說她是個沙漠,除了工作,很少人願意專程踏足。主廚 Joe 偏要在觀塘開 Nutmad,更在疫情期間擴充,由工廈搬到商廈,只為了令在觀塘的人們吃得好。

「小時候跟著媽媽去觀塘的製衣工廠上班,工廠會包伙食,每到中午便有人送飯菜來,大家圍在一起吃飯。那些包伙食的味道就如家人給你煮飯般窩心溫暖,我想在觀塘延續這種感覺,讓大家在觀塘可以吃得好。」

從繁忙緊張的街道鑽入來,Nutmad 尤如一片綠洲,氛圍輕鬆友善。一人用餐可坐吧枱與咖啡師和廚師交流,四人聚餐也可自成一角,而且餐桌佈置靈活,把一排二人桌合併起來便成一張十多人的長餐桌,是一家人或朋友聚會的好地方。

「在 Nutmad 不用拘謹,可以開心聊大聲笑。溝通與分享才是最重要,我們的食物和咖啡是為大家帶來歡樂的橋樑。」

是主廚也是咖啡師的 Nutmad 主理人 Joe。

主廚身子裡的 Barista 魂

Joe 是主廚也是咖啡師,食物和精品咖啡在他生命中同樣重要。他認為咖啡不是配角,想令咖啡像酒一樣,能大方得體地上餐桌。

「茶、酒、咖啡和巧克力都是一樣,講究風土條件(Terrior)、加工處理藝術和品嚐知識。酒能做到變化多端,其實咖啡也可以。我想何不大膽嘗試把咖啡入菜和做配搭?於是不停鑽研以咖啡做 Food pairing。Tiramisù(提拉米蘇)是我研究 Food pairing 的第一道料理,也是為了讓客人認識精品咖啡而織的引線。」

打翻了的 Tiramisù

Nutmad 的 Tiramisù 食譜源自一位南意大利婆婆。Joe 深知咖啡一久放,香氣便會流失,為了讓咖啡成為主角,把傳統 Tiramisù 拆開,變成手指餅和軟滑 Mascarpone 起司,配新鮮調製的 Espresso,讓客人自由組合細味,也可因應客人的要求提供單品(Single Origin)Espresso 或手沖咖啡。

Joe 把傳統 Tiramisù 拆開。圖片提供:Nutmad

「我曾讓客人嘗試幾款不同的咖啡,當你以為起司會蓋過手沖咖啡的味道,其實不然,它反而能讓起司的奶香或甜度提升,甚至增添花香,配不同咖啡就會變化出不同的風味。」

除了甜點,Joe 還把咖啡製成果凍配搭海鮮成為前菜,把咖啡混合成香料作為肉類調味,也會如餐酒般作 Coffee pairing:淺烘焙、酸度高、具花香的黑咖啡,配海鮮和白肉提升鮮美;濃烈而具煙燻味的黑咖啡配牛肉,去除油膩感和增添醇厚的香氣;甚至以牛奶咖啡配羊肉,提升羊肉的香郁之餘,降低油脂的騷味。

「現時大眾還未太接受 Coffee pairing 和以咖啡入菜,我們上菜時會多花時間講解,讓客人清楚了解餐桌上的到底是什麼。」

開放式廚房,打開和客人溝通的大門

由工廈到商廈,Joe 都堅持不惜工本建造一個開放式廚房,希望打破阻隔,製造和客人交流的機會,讓客人看見菜色的製作過程,聽見食物和咖啡的故事,也讓廚師們的努力被看見。這是 Joe 的勇氣、自信和胸襟。

「我希望客人能多認識我之餘,也多認識這些年輕的廚師們。我背後的團隊付出不會比我少,甚至更多,我希望他們的努力也能被看見。」

無論在什麼環境開餐廳,Joe 都堅持打造開放式廚房。

若視廚房為一座舞台,廚師們便是台前的藝術家,那支撐著這個舞台的必然是幕後的農夫。Joe 希望常被忽略的本地農夫也能被看見,於是與生態農青組成的復耕者聯盟合作,用他們的時令農產入菜,並不定期舉辦主題晚餐,讓農夫站在台前向客人介紹他們的種植方法和分享所面對的問題,拉近餐桌與土地的距離。

Joe 更不惜犧牲廚房珍貴的冰箱空間,也不介意工作量增加,讓 Nutmad 為成復耕者的其中一個菜包站,方便住市區的訂購者提取社區支持農業(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CSA)菜包。

「我兒時跟嫲嫲住長洲,養雞、種菜、釣魚,自給自足,食材新鮮。香港是一個很國際化的地方,容易從世界各地入口不同食材,大家對本地菜都不甚為意,但本地有機菜其實很好吃、很有特色。我參觀過復耕者的農田,很欣賞他們的耕耘,希望更多人珍惜和支持本地生產。」

Joe 希望藉由餐廳的營運,讓本地農產被看見。

雖然本地農產新鮮好吃,但成本較高,供應不穩,甚至因天氣影響而突然斷貨,很多餐廳都不願意承擔這些風險,Joe 卻視每週的神秘盒子為學習機會。

「農夫送菜來時會講解他們的農產,這對於年輕的廚師們是很好的學習,認識不同種類的蔬菜,增長對食材的知識。我們一星期前才知道大概會得到什麼農產,這是對廚師們的考驗。有時候農產少或缺貨,沒辦法,我們做廚師就是不能懶,必須思考應變,每星期因應農產設計新菜色。是辛苦的,但我認為值得。」

為 Carbonara 瘋狂尋找完美雞蛋

Nutmad 的瘋狂在持續於創新嘗試和經營管理上走鋼線,除了堅持支持本地農產,Joe 為了煮好一道 Carbonara(卡波納拉義大利麵),不計成本地從世界各地不斷尋找合適的雞蛋。

為了店內的招牌 Carbonara,Nutmad 團隊費盡心思找尋完美雞蛋。圖片提供:Nutmad

「雞蛋於 Nutmad 很重要,Carbonara 和 Tiramisù 也需要用到優質的雞蛋。近年因雞蛋供應和禽流感等各樣問題,找雞蛋找到人也瘋了,所以我索性申請牌照,直接從一個我心宜的日本農場入口雞蛋。」

Nutmad 的 Carbonara 依照傳統做法,不添加鮮奶油,同時考慮到香港人吃不慣 Guancialle(風乾豬面頰肉)的油騷味,加入 Pancetta(醃豬腩肉)作平衡。意大利麵的蛋漿中拌入 Pecorino(綿羊起司),表面以 Parmigiano Reggiano(帕馬森起司)烤成的脆片作點綴,添加口感與層次。最後撒上令人聯想到廣東叉燒的楓糖煙肉脆粒,作為整道菜的融合小變奏。

留住一切美好的

疫情的狂風過後,餐飲業的天空似乎漸見明朗,在 Joe 話語中卻流露著淡淡哀愁,在哀愁的迷霧中又清楚看到他的堅定。

「最近和客人聊多了,發現香港人在這幾年真的飽歷滄桑。這半年很傷感,Nutmad 成了客人告別的場所,我自己身邊八成最好的朋友都移民了,他們也是在這裡 Farewell。於是我更要留住香港美好的事情,在這裡做好每一道菜,不停進步,令來 Nutmad 的客人開心。」

Nutmad 希望繼續留守沙漠般的觀塘,作香港人的後盾。

然而 Joe 還有更遠大的目標。

「我想提供一個成長空間給年輕人。很多年輕人在香港看不到前景,我想他們能在 Nutmad 找到他們的目標和希望。離開家鄉,去到另一個地方展開新生活不容易,希望有一天 Nutmad 能衝出香港,為住在外國的香港人加油。」

文章段落

撰稿 林女
責任編輯 Hsiang
攝影 Tommy Tang
首圖 Tommy Tang
圖片提供 Nutmad
推薦文章
SEE ALSO
EXPLORE ALLarrow-right-wh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