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乎常理的款待,才能打造全世界最好的餐廳

「超乎常理」的服務心態,是麥迪遜公園 11 號超越其他優秀同業的主因。

曾奪得世界 50 最佳餐廳第一名,坐擁米其林三星,紐約餐廳「麥迪遜公園 11 號」位居 Fine dining 餐飲的金字塔頂端。在餐盤之外,它的款待方式更超越許多人對餐飲服務的想像。前總經理暨業主威爾・吉達拉(Will Guidara)著作的《超乎常理的款待》書中,他以幾個故事說明如何從細節著手,一步步建構出讓客人驚喜連連的完美體驗。

書中記錄麥迪遜公園 11 號從一家紐約餐館,到世界最佳餐廳的蛻變過程。圖片來源:天下文化

款待不是商業交易

通常,你進入餐廳走近領班時,會發現他站在櫃檯後面,iPad 螢幕的冷光打在他的臉上。你說:「你好,我有訂今天晚上的位子,」然後報上名字。領班低著頭,在螢幕上戳了幾下,然後轉身,對領檯員說:「帶他們到二十三桌。」這就是商業交易——螢幕、顧客像貨物一樣在餐廳裡流轉、桌號。

也許這麼說誇張了一點。當然,許多很棒的餐廳都能優雅、溫暖又有禮貌的處理這種商業交易。然而,只要領班站在櫃檯後面,他們和受到接待的人之間就有一道壁壘,在那一刻,款待的品質就只有合理的程度而已。反之,如果你去朋友家吃晚飯,他們都是敞開大門,和你四目相交,親切的叫你的名字歡迎你。

我在這裡看到大好機會。

我第一次和顧客關係團隊坐下討論要撤掉門口櫃檯的時候,他們仍有一些疑慮。但是,如果你不只是解釋做法,更詳述背後的原因,團隊成員就能把很多看似不可能的想法化為現實,讓你驚訝。

不久,客人走進我們的餐廳大門,看不到站在櫃檯後方盯著螢幕的人。迎賓組的人員會叫出名字,歡迎他們:「孫女士您好,歡迎來到麥迪遜公園 11 號。」顧客第一次獲得如此體驗時驚訝的表情,總教我百看不厭。

每一晚,領班都會拿著訂位名單,用 Google 搜尋訂位人的姓名,並且製作小抄放上每位顧客的姓名與照片。如果你的照片曾經出現在網路上,我們就找得到;如果你和照片上的人長得有一點點像,我們就能叫出你的名字。訂七點半的顧客入座後,領班就開始研究訂八點的顧客的小抄。

我得交代清楚:那個櫃檯還在,只是移到入口附近的角落,顧客進來的時候看不到。我們另外安排了一位員工站在櫃檯擔任「播報員」,負責和內場聯繫,確認桌子是否準備好了。那個員工會向領班打手語,領班一邊輕鬆的和顧客寒暄,一邊注意指示。如果桌子準備好了,領檯員就會前來帶顧客入位;要是桌子還沒準備好,櫃檯後面的員工會打另一種手語,領班就會把顧客引導到吧檯喝飲料,請他們稍待一下。

這並不是什麼高深的學問,但的確需要你有意願排除萬難去執行。不過,對我們來說,比較需要技巧的地方在於執行面,因為站在門口迎接顧客的領班,也是兩天前和他們確認訂位的人。

在大多數的餐廳,訂位是由訂位組的人員負責確認。顧客來用餐時,他們早就下班了。但我們是由領班確認訂位,因此在顧客踏進餐廳之前,領班就能開始跟顧客建立關係。顧客進門後領班就能說:「孫女士您好,我是賈斯汀,前幾天曾打電話給您。很榮幸今晚能款待您。」

走進像麥迪遜公園 11 號這樣的高檔餐廳,可能會讓人有點戒慎恐懼。但如果在門口迎接你的人是你幾天前才通過電話的對象,自然就會比較安心。而且,撥打確認電話的目的在於,在顧客到訪前更了解他們,並詢問此次用餐是否是為了慶祝特殊的日子。如此一來,賈斯汀就可以說:「生日快樂! 很高興您在我們餐廳慶生!」

顯然,撤走門口的櫃檯後,我們的服務反而變得更複雜。除了搜尋顧客的資料,以及採用種種非語言上的溝通,我們在排班上還得策略性的下功夫,確保打電話確認訂位的領班和站在門口迎接顧客的領班是同一個人。對很多餐廳來說,這些額外的繁瑣步驟太麻煩了。但是,我記得多年前艾維士租車公司(Avis)的廣告裡有這麼一句:「我們比別人更努力。」

我不知道這則廣告是真實反映這間公司企業文化,還是麥迪遜大道上某個廣告天才的神來之作,用來突顯艾維士和其他相似的租車公司之間的差異。然而,這句廣告詞一直在我腦海裡盤旋。這不正是優秀與卓越的差別?你執著於一個構想,願意比別人更努力,甚至到超乎常理的地步,為的就是實現理想?

打從和顧客接觸的第一步,就設法去除商業交易的感覺,對顧客體驗帶來如此巨大的影響力。於是,我還想更進一步,為這一餐畫下完美的句點。如果我們用更熱忱的態度歡迎顧客,我也希望像朋友一般跟他們道別。

「我希望客人寄放大衣不用拿領取單,」我告訴帶領迎賓團隊的杰彼・普洛斯(JP Pullos)。

「好。怎麼做呢?」

「不知道。但你會想出好辦法的,」我告訴他。如果領導者對部屬有信心,就用不著知道每一項計畫裡的細節。

杰彼果然想出來了——他提出的辦法確實很棒,也就是按照桌號排放客人的大衣,並且在衣帽間門口額外再加一個小衣櫃,作為「衣帽準備間」。

在顧客用餐時,領檯員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巡視一下用餐區,記錄顧客的用餐進度,計畫下一組進來的顧客要坐在哪裡。開始實行新流程後,當領檯員注意到某一桌顧客正在結帳,就會派人去衣帽間,把他們的衣物拿出來放進衣帽準備間。顧客一旦結帳完畢,往大門的方向前進,我們已經拿著他們的大衣在門口恭候。

當時,沒有人這麼做;現在也很少餐廳這麼做。真可惜,這是每晚我覺得最有趣的其中一個時刻。你會看到顧客一邊走向大門,一邊低著頭在口袋或皮包裡翻找領取單——「咦,我放在哪裡了?」接著,他們抬起頭,看到自己的大衣。結尾這個戲法總讓顧客再度驚奇,這一幕我怎麼看都看不膩。

如何找到最棒的服務人才?《超乎常理的款待》書中也有辨別心法。圖片提供:Kate Townsend on Unsplash

現在你知道麥迪遜公園 11 號的服務有多「超乎常理」了。如果你也想組織一個「超乎常理」的團隊,具備主動為客人設想的款待精神,吉達拉也在書中告訴你,如何挑選真正的服務人才。

看人,不要看履歷

我剛到麥迪遜公園 11 號上班時,一天到晚都待在餐廳。部屬看到主管在第一線共同奮戰是好事。不管是幫忙清理桌子或是處理不滿的顧客,我都會毫不猶豫伸出援手。

不過,說真的,我會親上火線是為了終有一天不必事必躬親。

忙了一天,我多麼會服務顧客根本就不重要。這完全是數字遊戲;即使是很小的餐廳,經理也不可能服務每一桌,和所有顧客交流。領導者必須相信團隊會持續表現出應有的水準。這意味著,如果我打算做出任何有意義的改變,就必須有一支優秀的團隊。

不過,當我開始找尋人才時,刻意不找曾經在精緻餐飲領域工作的人。我們希望導入一種更優雅的服務風格,但我發現如果雇用曾經在精緻餐飲領域的人,這些人往往有太多壞習慣。因此,我們決定尋找有正確態度、了解款待哲學的人。

我們想要找這樣的人:會在街上追著陌生人跑,把撿到的圍巾還給對方;會帶著一盤餅乾拜訪剛搬來的鄰居,表示歡迎之意;或是會在地鐵站幫忙把笨重的嬰兒車抬上樓梯。換句話說,他們是真正友善好客的人,單純想做好事,會從助人得到快樂,而不是為了金錢報酬或相信因果報應才這麼做。

因此,如果新員工沒有豐富的葡萄酒知識或是不知道「turbot」(大菱鮃,又稱多寶魚)這個字要怎麼讀,一點也沒關係。如果他們對我們想達成的目標鬥志高昂,他們需要知道的知識,我們都會教。

於是,我很快就開始實施一項新政策:我們雇用的每一個人都得從內場服務生開始做起,負責把餐點從廚房送到用餐區。也就是說,他們必須從外場最底層的職位開始做,即使先前曾擔任總經理也一視同仁。

其實,這麼做有助於篩選人才。如果有人抱怨職位太低,或許不適合在我們的餐廳工作。而且,這套系統幫助我們用真正全方位的角度來訓練員工,因為他們要知道的不只是如何正確開瓶。

有句老話說,企業文化無法教,而是得透過心領神會習得。要體會丹尼爾精湛的廚藝,有什麼做法比得上花六個月的時間,把他的料理從廚房端到顧客面前?更重要的是,我們是一點一滴傳授技術要點,讓在他們獨當一面之前有很多機會吸收我們正在建立的文化。

而我們挑選人才加入團隊的方法,正是成功的關鍵。

每一名新人都會傳遞一則訊息

各位應該看過這樣的電影場景:當士兵大喊「掩護我」後往前衝,同袍則在槍林彈雨中保護他。用這一幕來譬喻餐廳工作似乎有點誇張,但是,如果你不相信身後的同事,就無法衝鋒陷陣、展現任何款待精神,甚至挽救局面。

麥迪遜公園 11 號開始正常運轉時,我對整個團隊都很有信心,相信他們會在我背後支持我。比方說,我在清理桌面時,顧客向我搭話。端著骯髒的餐盤和他們聊天不太體面,但我又不想失去和顧客建立關係的機會。因此,我會悄悄把手和盤子移到背後,儘管這樣做手會很痠,但在一、兩秒之內同事就會發現,幫忙把盤子拿走。

這只是個很小的例子,光是一個晚上,類似的狀況就可能發生一千件,並展現出團隊成員之間如何相互信賴、合作無間。因此,招聘人員是一項重責大任。招募新人時,你要雇用的不只是能代表你、支持你的人,這個人還要能代表並支持整個團隊。

士氣易變,光是一個人也可能對團隊帶來超乎尋常的巨大影響,而這種影響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壞的。雇用一個樂觀、熱情、認真的人,將會影響他周遭的人,讓他們更認真、做得更好。但是,如果找進一個懶惰的人,這表示最優秀的團隊成員反而會因為過人的表現而受到懲罰──他得幫那個懶惰的人收拾爛攤子,整體品質才不會下降。

在一天結束之際,要對團隊中的 A 咖成員表現尊重,並且獎勵他們,最好的方法就是讓他們周遭都是 A 咖。如此才能吸引更多 A 咖加入。你期待團隊全心投入工作,你也必須在招募人員時投入同等的心力。你不能期待團隊盡心盡力,卻找一個不願意同樣努力的人加入他們。建立團隊就像打造產品或是累積經驗,都必須超乎常理。

因此,招募人員這件事急不得。人手不足令人恐懼,這經常會讓主管急著找人填補空缺。我很清楚主管心裡會想:我們實在很缺人,而且這個人能有多糟?

很不幸,我也曾有這種想法,嘗過苦頭才找到答案。找個不合適的人進來,對你和團隊都將造成傷害、歷經折磨,三週後卻又回到原點。其實,在你找到合適的人之前,每一個人都寧願多輪幾次班。

有個明智的人告訴我:「招聘人員時,得先問自己:這個人是否能成為團隊中的佼佼者?雖然他現在還不是人才,但應該有這樣的潛力。」

我們正準備大躍進。我必須相信,任何人只要大喊「掩護我」,其他團隊成員都會在後方支援。

本文摘自威爾.吉達拉著《超乎常理的款待:世界第一名餐廳的服務精神》,天下文化提供

文章段落

責任編輯 Atomy
首圖 CHUTTERSNAP on Unsplash
圖片提供 Kate Townsend on Unsplash
資料提供 天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