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伊娜飛魚餐廳的煙燻飛魚辣醬,把龍眼木煙燻的鮮香、飛魚的鹹潤,還有阿美族手作記憶,全都濃縮在日常料理裡。拌麵、炒飯或下酒菜,一匙就能升級家常餐桌。
在山與海之間,有一種味道承載著阿美族人日復一日的手作與記憶。位於花蓮豐濱的伊娜飛魚餐廳,22 年來守著海岸線,也守著一道料理傳承——以龍眼木與月桃梗煙燻飛魚手剝肉絲,拌入現炒辣椒,化身為一罐罐可以帶回家的「煙燻飛魚辣醬」。
這款連續兩年榮獲「花蓮好釀」獎項的醬料,層次豐富、辣而不嗆,堅持純手工製作、無化學添加。配方單純卻深具風味:飛魚乾、小辣椒、朝天椒、蘿蔔干、油蔥酥、蒜頭、冰糖、小魚干與辣油。無論拌飯拌麵、入菜入酒,皆能在日常裡嚐到山海交會的鮮香與厚度。
宵夜必備的萬能醬料
So Taipei 趖-宵夜專門主廚鐘振文特別喜歡辣醬帶來的煙燻味:「煙燻飛魚辣醬吃起來是略帶煙燻味、微辣。嚼得到小魚乾的韌性,前端口感鹹香帶著微辣,後段感受冰糖的回甘,整體鮮度鮮明。」對他來說,這是一款能夠在家常備的萬能醬料。鐘振文使用辣醬製作餛飩內餡,讓一般肉餡內增添飛魚的煙燻感還有鮮度,這道「飛魚辣醬餛飩湯」充分展現醬料的多元用途。
「飛魚辣醬餛飩湯」by So Taipei 趖-宵夜專門主廚鐘振文。
Fancy Tofu 主理人黃湘絨認為辣醬帶點客家風味,口感保留咀嚼感,越嚼越香,鮮鹹又帶煙燻厚度。他將辣醬拌入臭豆腐,加入水梨條、洋蔥絲和泡菜,就變成一道在家也能快速招待朋友的下酒料理。她建議愛喝酒的人可以把這道「飛魚辣醬臭豆腐拌麵」常備冰箱當下酒菜,拌入麵條和蔬菜,還能變成宵夜經典。
「飛魚辣醬臭豆腐拌麵」by Fancy Tofu 主理人黃湘絨。
開胃菜的靈魂加分
來自欣坊股份有限公司的研發主廚施捷夫認為好的辣醬應該是「料理平衡的關鍵點」。他將一盤「生鮪魚 Carpaccio」,淋上檸檬汁與初榨橄欖油,「當我加上一匙『煙燻飛魚辣醬』,讓整道菜更有靈魂。」而這款辣醬的煙燻、辣勁、飛魚的顆粒感與蒜酥、紅洋蔥交錯一起,把簡單的開胃菜變得特別。
「生鮪魚 Carpaccio」by 欣坊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主廚施捷夫。
Roma Roma Pizzeria & Bar 主廚黃聖祐嘗試將飛魚辣醬應用在義式餐桌上,製作開胃菜西西里海鮮塔。「這道料理靈感來自西西里海鮮料理與埃特納火山。」底層使用栗子起司泥與塔皮中和辣味,上層放上生食干貝與炙燒天使蝦與飛魚醬,最後以柚子果肉和綠檸檬皮點綴,酸辣平衡,風味清爽。
「開胃菜西西里海鮮塔」by Roma Roma Pizzeria & Bar 主廚黃聖祐。
餐酒搭配的新驚喜
在餐酒搭配的場景裡,弎弎川酒主廚廖冠飛將這款以龍眼木和月桃梗煙燻而成的飛魚,運用在釜飯上。燻飛魚的香氣層次豐富,辣味也因此更有厚度。製作「煙燻飛魚釜飯」時,廖冠飛說:「辣油穿過米飯到達鍋底,滋滋作響,蒸發米的水分,飄出的水氣,空氣中充滿了香味,蛋黃拌勻後中和了辣度,鮮香迷人。」
「煙燻飛魚釜飯」by 弎弎川酒主廚廖冠飛。
日常料理的直覺升級
厝边 n.b.r 的料理長呂政緯表示:「醬汁是料理的靈魂。」當肉片辣醬一同拌炒,油脂的甘甜讓辣醬的辛辣更柔和,煙燻的深度則讓肉香更加立體,並增加「辣豬肉薄餅」增添層次。「這款辣醬很直覺,不需繁複步驟,就能讓日常料理升級。」
「辣豬肉薄餅」by 厝边 n.b.r 的料理長呂政緯。
醬,不只是調味,更是靈感延伸
伊娜飛魚餐廳希望透過這罐小小的辣醬,把東海岸的山海風味帶到更多人的餐桌上。它不只是調味料,更是一種靈感延伸——從捕撈飛魚、柴火煙燻,到手工熬煮,每一步都承載著故事與創意。
在日常餐桌上打開一瓶煙燻飛魚辣醬,便能嚐到花蓮的海與山,也感受到阿美族世代傳承的手藝與記憶,讓料理不只是味覺,更是情感的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