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深諳法式料理精髓的主廚首次攜手,古俊基和江曜宇以細膩技法與創意詮釋「新早午餐」,在白日光影中展現優雅風味。
這是 de nuit 和 L’Atelier par Yao 首次四手聯彈,兩位主廚皆受過法式料理的長期薰陶,讓這場合作門當戶對又合情合理。de nuit 主廚古俊基(Kei)來自 Fine dining 產業成熟的香港,他先後待過 Amber 及 Écriture,在規矩嚴謹的廚房裡跟隨歐洲主廚,把法式料理的細緻繁複和一絲不苟刻進骨子裡。而 L’Atelier par Yao 主廚江曜宇(Yao)曾赴法國里昂的保羅博古斯廚藝學院進修,並在巴黎一星餐廳 Frenchie 擔任領班。他將歐陸的見聞及歷練,化作 L’Atelier par Yao 的現代法式料理。
然而,兩位主廚不是要做一場隆重的法式宴席,而是輕鬆閒適的「新早午餐」(Neo Brunch)。
從優格到水波蛋,以法式筆觸重塑早午餐風景
這場餐會先後在 de nuit 及 L’Atelier par Yao 舉行。「de nuit」是法文「夜晚」的意思,餐廳難得在白天打開大門,獻上 5 道菜組成的短套餐。兩位主廚抓出早午餐的重要元素——優格、酸種麵包、沙拉和蛋,再用法式烹調技法逐一發展成料理。
優格加果醬或麥片,是許多人的早餐選擇。而江曜宇用優格清新的酸味,在套餐起始喚醒味蕾。「Squid / Yogurt / Gougère」以法式乳酪泡芙(Gougère)為靈感,在泡芙殼裡填入醃漬蕪菁、優格及帕瑪森起司。方正的醃漬小卷整齊蓋在泡芙上,細密的切花讓醬汁深入肌理。泡芙的味道綿長,優格的酸潤先行,帕馬森的鹹鮮後來跟上。海洋鮮味與滑順乳脂恰好形成對比。
江曜宇在法式乳酪泡芙中注入優格的清新酸味,並以醃漬小卷賦予大海之鮮。
「Sour Dough / Pumpkin / Garden Herbs」的概念是「溫沙拉」,展現溫度和香氣並存的層次感。加入黑麥的酸種麵包口感扎實,在咀嚼間感受發酵酸香。江曜宇將麵包切得極薄,去掉刮口的硬邊,再將表面煎得酥香。麵包托著豐盛的香草油醋沙拉,羽衣甘藍和山蘿蔔葉在口中散發多重芳香。圓球狀的橘色醬汁是以新鮮南瓜、金蓮花與柳橙製成,讓微苦和酸韻暗藏在甘甜之中。沒有肉類和海鮮做主角,讓感官專注於蔬菜的甜美和清香。
「Sour Dough / Pumpkin / Garden Herbs」宛如生機盎然的花園,讓蔬菜的甜美和清香淋漓盡致地展現。
蛋是最萬用的配角,早午餐裡的工具人,和任何食材都搭得起來。「Egg / Iberico Ham / Asparagus」就以蛋為核心,圍繞著其他早午餐元素。古俊基選用蛋香飽滿的竹地雞蛋,以低溫水煮 15 分鐘,保留中央蛋黃滑順流動的口感,並用伊比利豬奶醬包覆四周。
水波蛋底部襯著當季的炒蘆筍片、蘆筍泥和法式蘑菇泥(Duxelles),並以 24 個月伊比利豬火腿、布里歐麵包丁與醋漬金滑菇點綴,宛如微型早餐拼盤,將酸香與鹹鮮、柔嫩和脆口一次收攏於盤中。
蛋是早午餐裡不可或缺的角色,古俊基將竹地雞蛋低溫慢煮成水波蛋,並搭配火腿和蘑菇等經典早午餐元素。
從海味到甜點收尾,串起傳統技法與東方味覺記憶
主餐是兩位主廚的共同創作,準備了時令鮮魚及伊比利豬兩種料理。「Market Fish / Lemongrass / XO Sauce」使用肉質細緻的青雞魚,經過一日風乾,再透過香煎放大油脂香氣。搭配魚高湯、紅蔥頭和香茅熬煮的香茅奶醬,以及江曜宇製作的烤胡蘿蔔 XO 醬,在明亮酸香中展露中式底蘊,也像是對古俊基香港背景的致意。
飽含香氣的香茅奶醬襯托時令鮮魚的滋味,江曜宇製作的烤胡蘿蔔 XO 醬則透露中式底蘊。攝影:Atomy
而「lberico Pork Shoulder / Onion / Wild Pepper」帶領食客回顧法餐傳統。料理上桌前,江曜宇端出一盤宛如肉派的麵糰。這是歐洲料理技法中的「Croûte salée」,在恆溫烤箱出現前,廚師用鹽麵糰包覆肉類或魚身,避免食材直接接觸火源,在麵糰中溫和穩定的加熱至熟。大家耳熟能詳的酥皮料理如威靈頓牛排(Beef Wellington)及法式凍派(Pâté en Croûte),都是由此衍生出的經典。
主餐選用伊比利豬肩肉,江曜宇將豬肉以艾斯佩雷辣椒粉與迷迭香調味後風乾,用鹽麵糰完整包裹,使得肉質軟嫩溼潤,又有醃料的自然鹹香。搭配醋漬炭烤蘿蔓。醬汁則出自古俊基之手,深色醬汁以豬肉黑胡椒醬汁為主軸,並融入瑪莎拉香料及咖哩粉拌炒,結合法式醬汁基底與東方辛香。再點上一抹蒜頭洋蔥奶醬,以柔滑甜香錦上添花。
江曜宇展示用「Croûte salée」烹調的伊比利豬,並在客人面前切開麵糰,露出肉汁汩汩的豬肩肉。上圖攝影:Atomy
到了尾聲的甜點「Almond / Sesame / Chocolate」,兩位主廚以歌劇院蛋糕為體,注入港式杏仁茶的靈魂,讓香港和法國的味覺記憶在此交會。
杏仁海綿蛋糕(Biscuit Joconde)帶有烘烤出杏仁的香氣與微苦韻,再疊上杏仁鮮奶油及東加豆甘納許,讓層次立體得有如歌劇院的層層幕簾。以巧克力為底,淡咖啡奶油霜置頂,堅果、可可和咖啡風味交疊得細膩又平衡。杏仁茶少不了油條,主廚改以一球可頌冰淇淋代替,意象趣味,甜蜜滋味也令人回味再三。
「Almond / Sesame / Chocolate」以歌劇院蛋糕為體,注入港式杏仁茶的靈魂,讓香港和法國的味覺記憶在此交會。
夜晚浪漫而慎重,日間隨性而輕盈,選擇以「新早午餐」為主題,兩位主廚想透過不一樣的概念,將更多人帶進 Fine dining 餐廳裡,也為熟悉高端餐飲的客人創造新的體驗。這場餐會將在 11 月移師台中的 L’Atelier par Yao,不妨空下兩個小時,欣賞兩位法餐主廚重新詮釋的早午餐菜色,在白日光影中感受與夜裡截然不同的閒適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