誕生僅 17 年的台東紅烏龍,這款新興台灣茶正以驚人的速度站上國際舞台!
自 2022 年起,臺東縣政府以「台東紅烏龍」為城市品牌,結合慢生活與慢經濟理念,讓茶從伴手禮轉化為生活文化。2025 年,縣府進一步推動「風土十力 台東紅烏龍培力計畫」,結合 10 個在地茶農品牌與跨界創作者,開發香氛、咖啡、甜點、酒品、冰淇淋等五大系列限定商品,讓紅烏龍走出茶飲框架,成為城市文化 IP。
計畫中最代表性的一步,則是以中、英、日三語並行,首創為單一茶款打造的「台東紅烏龍-全球視野茶生活誌」網站開站,使在地茶園步上國際平台,成為世界認識台灣茶的第一扇門。
為了讓台東紅烏龍走出茶飲框架,成為城市文化 IP,臺東縣政府媒合茶農品牌與跨界創作者,開發香氛、咖啡、甜點、酒品、冰淇淋等商品。
誕生台東僅 17 年,年產值近新台幣 5 億元
2008 年,紅烏龍誕生於台東。當時茶改場東部分場為挽救日漸凋零的台東茶區,在茶改場、農會與當地茶農的集思廣益下,根據台東風土條件,融合了烏龍茶的「萎凋」、「焙火」與紅茶的「揉捻」工藝,創新研發出「台東紅烏龍」新興茶款。台東紅烏龍帶有烏龍茶的花果蜜香,以及紅茶的甘醇喉韻,一共有花香、蜜香、果香、焙香、木質香、奶香六大風味,味道多元討喜;球型茶葉也易於運輸保存。身為台灣茶中最年輕的成員,台東紅烏龍不但極具商業價值,更有望晉升為面向國際的台灣茶新秀。
有縣府的海內外行銷助力,2024 年,台東紅烏龍茶園面積從 100 公頃增加至 200 公頃,年產值逼近新台幣 5 億元。返鄉製茶的年輕人也帶入新思維,不僅策劃「茶旅體驗」,也開發出紅烏龍爆米花、乖乖、兒茶素等商品,使台東紅烏龍化身潮流伴手禮。
今年 4 月起,臺東縣政府為產地注入新能量,推動「風土十力 台東紅烏龍培力計畫」,臺東縣縣長饒慶鈴表示:「希望透過計畫,集結眾人特色做大市場,大家一起共榮共好。」計畫開啟了跨界光譜,攜手台東 10 大茶農品牌分別與香氣、咖啡、甜點等六大領域的創作者合作,展現紅烏龍的百搭特性。
台東紅烏龍融合了烏龍茶的「萎凋」、「焙火」與紅茶的「揉捻」工藝,是茶改場、農會與當地茶農共同研發出的新茶款。
即開即飲且物超所值,氣泡飲成最強傳播媒介
今年度的台東紅烏龍國際行銷結合品牌策略,從品牌診斷到強化差異,目的在於避免彼此競爭,使各品牌能量有效回饋產區,並強化台東紅烏龍與餐飲界、食品界等各領域創作者的對話能力。例如,碧蘿園茗茶坊與望山穗合作推出紅烏龍小米氣泡酒;新元昌紅茶產業文化館與星忱甜點開發紅烏龍奶蓋冰淇淋;阿榮甘仔店以茶的說書人角色,成為產區文化的傳播者。
為吸引年輕族群,此次計畫更推出全台首支「台東紅烏龍氣泡飲」,以特殊的「冰萃」技術,完整保留茶葉的熟果香與蜜韻,搭配細緻氣泡,帶出清爽而層次豐富的風味。常溫保存,即開即飲,加上單罐定價僅 55 元,甫推出即在美食社群「愛飯團」掀起團購熱潮,成為紅烏龍跨界行銷的強勢媒介。
紅烏龍奶蓋冰淇淋(左)與台東紅烏龍氣泡飲(右),都是台東紅烏龍跨界合作、向外傳播的新產品。
台東紅烏龍官網上線,成為台灣茶走向國際的大門
此次計畫重點,更推出中、英、日三語並行、全球首創以單一茶款為主題的網站「台東紅烏龍-全球視野茶生活誌」。以「來自花東縱谷的純淨風土──新世代的台灣茶」破題,解析紅烏龍從沒落到重生的歷程,並放大講述台灣茶的風土特色。透過活潑的編輯手法,頁面結合動畫效果,展示從茶菁到茶湯的 7 大製茶技藝,清楚解釋紅烏龍誕生的每個步驟。
「台東紅烏龍-全球視野茶生活誌」總編輯與策展人馮忠恬表示:「紅烏龍彷彿天生具有國際感,可以輕易引發外國人共鳴。即使完全不認識它,第一時間都會被紅烏龍那狀似紅茶的茶湯、又似烏龍茶的球型外觀,以及類似咖啡的焙火香氣所吸引。」
「台東紅烏龍-全球視野茶生活誌」展示從茶菁到茶湯的 7 大製茶技藝,並以圖像呈現紅烏龍的風味特色,讓海內外民眾更容易認識這款新台灣茶。
為清楚展現紅烏龍的風味魅力,網站也特別把味道視覺化,使用柴火、木頭、蜂蜜、牛奶、鳳梨、白花等元素,拆解紅烏龍的 6 大風味,使國內外讀者能夠具象理解台東紅烏龍的特色與魅力。這份獻給世界的線上誌,不只是茶的介紹,更是台灣茶走向國際的敘事入口。
為歡慶開站,風土十力推出全台首款可常溫保存 18 個月的「台東紅烏龍氣泡飲」,並邀請法朋烘焙甜點坊主廚李依錫,以及咖啡大師冠軍 GABEE. 創辦人林東源,分別推出「台東紅烏龍蜂蜜燒餅」及「台東紅烏龍茶咖啡」,即日起至今年 11 月 15 日止,民眾可至法朋烘焙甜點坊、GABEE. 咖啡店購買。
台灣茶史上最年輕的茶種,正以驚人速度登上國際舞臺,策展人馮忠恬指出,「一個產區要成功,必須具備開闊性,正如抹茶能從高價茶延伸到冰淇淋,紅烏龍也要在大眾日常中展現價值,才能走向國際。」當全球都在談 IP 經濟,台東紅烏龍正以茶為媒,開啟台灣與世界對話的新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