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亞洲的味覺十字路口,開展一座可可入菜的風味貨架。
香港,世界的風味都湧向這處味覺的十字路口,坐擁一席之地。紮根中環的米其林一星餐廳 MONO 便是南美風味的風向儀,架起橋樑,將香港的烹飪之旅延伸至遠方。
初見 MONO,你一定會覺得找錯了地方,誤打誤撞地來到一家唱片行。藍色的磚牆上掛滿黑膠唱片,左側閃爍著金屬光澤的吧台揭曉了餐廳的真面目。
世界第一餐廳的離別贈禮
主廚兼創辦人 Ricardo Chaneton 出生於委內瑞拉,母親來自義大利,祖父母分別來自哥倫比亞和阿根廷。多元的文化背景讓他小就接觸歐洲和南美烹飪的融合。從烹飪學校畢業後,他在西班牙米其林三星餐廳 Quique Dacosta 和世界 50 最佳餐廳榜首的法國 Mirazur 磨礪技藝與理念。
MONO 主廚兼創辦人 Ricardo Chaneton 出生於委內瑞拉,多元的文化背景讓他小就接觸歐洲和南美烹飪的融合。
最初加入 Mirazur 時,Ricardo 只是 Chef de partie(廚房主管),每日清晨都需要在菜園中採摘所需的香草與蔬果。季節與時令,在花園的時光流轉與名廚 Mauro Colagreco 的言傳身教下,成為 Ricardo 的烹飪基石。「這聽起來可能有些俗氣,在 Mirazur,我學會了用心感受與用心烹飪。當你在裝盤時,腦海裡想著顧客的表情,知道你是在為誰烹飪,烹飪的意圖是廚師最重要的品質之一。」
Mirazur 每年都會在冬季歇業,而 2015 年是 Ricardo Chaneton 在此的最後一年。「在我離開前,Mauro 給了我一份告別禮物──Mirazur 的鑰匙,說道,『這是你在 Mirazur 的最後一個冬天。這 3 個月裡,這是你的餐廳,自己做菜吧。』這是我們以前從未做過的事,我們不了解冬天的顧客,也不熟悉花園裡的冬季農產品。」Ricardo 從零開始招募一支團隊,冬季的菜單也順利完成。從那時起,Mirazur 每年冬季都會開業。
從法式料理到南美風味
「MONO 開業之初,我們將自己定位為一家當代法國餐廳。部分是因為我的專業背景,部分是香港食客更習慣於法國菜。但我們對當代法式料理的理解與眾不同,南美元素的微妙介入讓我們與眾不同。」MONO 取名於拉丁語,意指獨特與唯一。「我想把美洲的特色帶到亞洲,以更高層次的方式展現拉丁美洲,用優雅的方式,並結合當地口味,向我們的客人介紹拉丁美洲的風味、文化和食材。」
有趣的是,MONO 首次登上《米其林指南》時,卻被定義成一家拉丁美洲餐廳。「這表明香港食客不僅體驗到了我們融入的拉丁美洲元素,也理解了其中的影響。透過讓菜餚自然流露,人們可以發現這些風味,藉由法式技藝感受到委內瑞拉的傳統。」
拉丁美洲風味以本土食材和香料為基礎,其中辣椒、柑橘和香草佔據核心地位。
每個料理體系都存在底層的味覺邏輯,就像蔥薑蒜之於中餐,番茄與羅勒之於義大利料理。「拉丁美洲風味以本土食材和香料為基礎,其中辣椒、柑橘和香草佔據核心地位。拉丁美洲烹飪注重用油、明火烘烤和燒烤的技巧。在 MONO,我們秉承這些基本元素,並不斷創新。」
MONO 透過熟悉卻又令人驚喜的食材架起連結,引入南美風味。「香港的許多主食,例如豆薯和佛手瓜,實際上都起源於南美洲,但很少有人瞭解它們的歷史。我們在 MONO 的做法很有意思,因為它符合當地人的口味,卻又以一種他們從未嘗試過的形式呈現。我總是說,拉丁美洲和中國文化比我們想像的更相似。」
「我們想用我們自己的話與你分享我們所知道的知識。」袖珍深藍的小册子 MONOpedia 收錄了開業以來所有水果、蔬菜、堅果、種子、辣椒、菜品手繪以及烹飪技法。「MONOpedia 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封寫給所有讓 MONO 充滿活力事物的信。美食不僅僅是盤中美味,更是關乎塑造美食的人、故事,以及那些靜謐而鮮為人知的瞬間。我希望保留我們餐廳的靈魂,不僅僅是食材和烹飪技巧,還有培育它們的雙手、盛放它們的空間,以及賦予它們意義的傳統。」
「這本書捕捉到了文字無法表達的精髓:每一道菜都蘊含著歷史,供應商的信任,團隊的熱情,以及餐廳每個細節背後的用心,每一個賦予 MONO 鮮活生命力的元素。最重要的是,它幫助人們真正理解 MONO 的意義。」
MONOpedia 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封寫給所有讓 MONO 充滿活力事物的信。
中美洲給予世界的饋贈
如果享用巧克力會讓人感到興奮,那麼親手製作它會帶來更大的滿足與幸福感。
「如今,我們最喜歡的拉丁美洲食材之一,早已不是秘密,就是可可。這是中美洲給予世界的珍貴禮物。」MONO 的巧克力之旅始於委內瑞拉,這個決定成為餐廳的重要支柱之一。
與咖啡豆一樣,可可也有更深層次的風味可以挖掘;單一產地可可的風味輪複雜而龐大,乾酪、堅果、莓果、紫葡萄乾等等,都在味覺的前中後調逐漸浮現。MONO 從厄瓜多進口完整的可可豆莢而非預先剝殼的可可豆,確保從採摘到最終成品的全程品質控制,避免在運輸和剝殼過程中損失新鮮度。為了風味與品質,MONO 採用 Trinitario 品種,這是一種 Criollo 和 Forastero 的雜交品種,細膩而濃郁。
MONO 從厄瓜多進口完整的可可豆莢而非預先剝殼的可可豆,確保從採摘到最終成品的全程品質控制,避免在運輸和剝殼過程中損失新鮮度。
- 1. 採摘:雨林的饋贈。可可樹需要雨水豐盈,溫暖的熱帶氣候,同時避免陽光直射,需要充足的蔭蔽。可可莢果逐漸由青轉黃,直至紅褐,採摘的時機直接影響後續的品質與風味。
- 2. 發酵:時間的魔法。MONO 用香蕉葉來啟動可可的發酵,發酵是人類與食物之間的語言。在接下來的 3 至 10 天裡,微生物開始活躍,它們分解果肉,釋放出獨特的香氣,同時可可豆內部的成分也悄然發生變化,酸度降低,風味的複雜度開始顯現。
- 3. 乾燥:日光的洗禮。發酵完成後,可可豆需經歷陽光的洗禮,以去除多餘的水分,達到安全儲存的標準,顏色也由淺棕轉為深褐。
- 4. 烘焙:香氣的覺醒。將乾燥的可可豆在高溫下烘烤 18 分鐘,香氣被澈底激發,以濃縮其天然的巧克力香氣,變得更加濃郁而複雜。
- 5. 研磨:豆粒的蛻變。烘焙後的可可豆,外殼變得脆硬,易於去除。剝去每個外殼,露出裡頭的可可碎粒。
- 6. 調配:風味的塑造。將研磨後的可可豆與可可脂和糖一起用石磨研磨 48 小時,使其轉化為巧克力。可可脂的加入,使得巧克力更加絲滑;糖的甜蜜,平衡了可可的苦澀。
- 7. 調溫:科學的藝術。精煉後的巧克力漿料,在調溫的魔法下,其晶體結構達到穩定,使得巧克力在冷卻後能夠擁有光滑的質感。調溫不僅是科學,更是藝術,它決定了巧克力最終的光澤與口感。
厄瓜多可可和海鼇蝦
MONO 擴展了可可的用途,包含對鹹食的探索,例如肉類的調味料、墨西哥醬汁等。Ricardo 展現了巧克力製作過程中不同階段的可可所呈現的不同質感,包括可可果、可可碎粒和可可醬汁。菜單上的常客,便是這道可可與海鼇蝦的結合。每個階段的可可擁有不同的風味,略微煎製的丹麥海鼇蝦,最後淋上由海鼇蝦頭和可可製成的醬汁。
這道可可與海鼇蝦的結合,是菜單上的常客;每個階段的可可擁有不同的風味,略微煎製的丹麥海鼇蝦,最後淋上由海鼇蝦頭和可可製成的醬汁。
招牌甜點以自製的巧克力為核心,靈感源自經典的摩卡,巧妙地融入椰子和咖啡元素。
和諧三重奏:巧克力、咖啡與椰子
招牌甜點以自製的巧克力為核心,靈感源自經典的摩卡,巧妙地融入椰子和咖啡元素。熟悉的味覺享受與陌生的口感層次,是風味的完美結合。
起源、傳統、技藝與傳承
Ricardo 忠於自己的傳統,將 MONO 的品嚐菜單分為 4 個關鍵元素:起源,尊重南美食材;傳統,向他所尊敬的人表達敬意;技藝,展示他的經典法餐技藝;傳承,他對家鄉的回憶。如今,他的烹飪哲學變得更加深厚。「現在變得更個人化,反映了我的 DNA。MONO 代表的不僅僅是我多年來在高級餐飲領域積累的智慧。它是我的創意遊樂場,在這裡,過去與未來碰撞,傳統激發創新,每一次實驗都講述著一個故事。」
Monkbread
Monkbread 將小牛胸腺與鮟鱇魚結合,靈感來自 Ricardo 的童年回憶與委內瑞拉傳統。搭配手工紫玉米粉製成的酥脆玉米餅(Crispy Arepa),將風味與記憶交融。輕咬開脆殼,便是細膩的鱈魚蓉餡料,銜接起 Monkbread 的油潤與甘甜。
Monkbread 這道料理將小牛胸腺與鮟鱇魚結合,靈感來自 Ricardo 的童年回憶與委內瑞拉傳統。
普盧內烏爾梅內茲鴿子以經典的法式技藝與食材,在南美風味的穿梭下,展現 Ricardo 獨特的個人魅力。
普盧內烏爾梅內茲鴿子
採用來自法國普盧內烏爾梅內茲(Plounéour-Ménez)的鴿肉,經帶骨的乾式熟成,再烘烤至絕佳的熟度,搭配哥斯大黎加木薯餅,木薯餅下方墊著自家製的梅格茲鴿子香腸(Pigeon Merguez),草綠色的委内瑞拉 Wasakaka 醬伴隨著阿根廷馬特茶風味的鴿子肉汁。經典的法式技藝與食材,在南美風味的穿梭下,展現 Ricardo 獨特的個人魅力。
音樂與餐飲,藝術的共通點
在 MONO 播放的音樂是由 Ricardo 個人唱片收藏中精心挑選出來的,這些唱片最初源自父親數千張黑膠唱片的珍藏。Duke Jordan Quartet、Wes Montgomery 和巴西歌手 Tim Maia 的樂曲,穿過鋪著藍色瓷磚的餐廳,一直飄進開放式廚房。
「烹飪就像音樂一樣,是一個創造性的過程。它需要動手技巧、即興發揮、團隊合作以及探索新事物的勇氣。廚師就像指揮家,你必須掌握每一種食材,就像掌握一件樂器;然後以平衡和情感創作菜餚,就像創作歌曲。」
從創立至今,MONO 紮根在香港的土壤之上,不斷突破界限,分享拉丁美洲的烹飪靈魂。正如 Ricardo 所言,「保持餐廳的高標準,忠於我們創造的理念。」一致性、獨特性會讓 MONO 衝出亞洲,飛向更廣闊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