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理怪傑来栖けい客座 Li.nu,展演香氣美學和極致的純粹
作者 Atomy

「當你無法以常見的搭配、無法透過加法創作的時候,那才是真正的深度。」

「說到底,這世上美味的料理當然很多,但我對那種『只是好吃』的東西完全沒有興趣。我能做出好吃的料理,但說實話,『好吃』真的那麼了不起嗎?我不這麼認為。」

出此豪語的,是東京餐廳 Bon.nu 創辦人来栖けい(Kurusu Kei)。在高雄姐妹店 Li.nu 開幕一週年之際,他帶著東京團隊來到高雄舉行餐會,在台灣客人面前,親自展現和當今潮流背道而馳的料理哲學。

2 億日圓從天而降,完成他吃遍世間美食的心願

来栖的前半生宛如小說般戲劇性——他並非出身富貴,但講究飲食的父母告訴他「與其吃十次沒有意義的食物,不如吃一次美味的料理」,重要日子全家也會一起上餐廳,就此種下他對料理的嚮往傾慕。直到大學時,他買的彩券中了 2 億日圓,有如美夢成真一般,他用這筆鉅款低調吃遍日本各地美食。

當這段旅程走到盡頭,他卻對堆砌山珍海味、求新求異的料理感到厭倦。如果世界上已無餐廳能滿足他對美食的追求,不如自己創造這樣的餐廳。2015 年,他在東京代代木巷弄裡開了 Bon.nu,讓心中的理想化為現實。他的理想之一,是充滿香氣的料理。

讓来栖(右)料理哲學在高雄落地的,是 Li.nu 主廚李祈睿(左)。

為了留住食材香氣,他嚴守「短時間」鐵則

「​​料理大致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追求『鮮味』的料理,另一種是講究『香氣』的料理。但說實話,現在市面上的料理有九成五都是走鮮味路線的。」来栖說。

以「萃取 蟹湯」為例,光看橘黃的色澤,容易讓人想到風味濃稠飽滿的法式海鮮濃湯(Bisque)。但這碗湯香氣纖細,湯水完整還原花蟹的滋味,甚至帶著海水的鹹。這是 Li.nu 主廚李祈睿(Michael)將螃蟹去除腮和肺後,下鍋煎香,再將整隻蟹絞打過濾,萃出一碗碗蟹湯。從展示生蟹到料理上桌,過程不超過 15 分鐘。

「香氣這件事有個黃金原則——如果超過 3 個小時才做完,香氣就一定會散掉。」許多人將 Bon.nu 歸類為法式料理,但来栖認為兩者的烹飪模式大相徑庭。

「像清湯(Consommé)這類的東西,有時候要花一整天去熬,時間越長,味道會更濃,但香氣卻會越來越淡。而我們的料理就是要在短時間內完成,這樣香氣才來得及留在菜裡。」来栖說明:「香氣是我們料理的核心,不只是剛端上桌時的香味,而是那種瞬間爆發、過後就會消散的香氣。這種香氣如果不是短時間製作,是絕對出不來的。」

「萃取 蟹湯」示範短時間烹調如何帶出最大程度的香氣。

出菜時,来栖和服務人員是以小跑步的急促步伐送上料理;等到客人吃完,才說明菜色細節。連這一點零碎的時間都不能拖延,可見他對香氣幾近偏執的追求。

而他另一個追求,是「純粹」。

用單一食材達成真正的純粹

「不管是煮還是蒸,都沒有比烤馬鈴薯更好的料理方式。」来栖端出一大盤拳頭大的土球,在客人面前敲開外殼,露出裡頭的馬鈴薯。進烤箱前,馬鈴薯裹上來自同一片田地、無肥料及農藥的沙土,和台灣的焢土窯有異曲同工之妙。

烤完的馬鈴薯一個個從中撥開,下油鍋快速炸出酥脆焦香的表層,內裡依舊鬆軟。来栖從奶油馬鈴薯得到靈感,用帶草本氣息的阿根廷奶油製作醬汁,以奶香浸潤熱呼呼的馬鈴薯。

「土壤 馬鈴薯」先烤後炸,並以帶草本氣息的阿根廷奶油襯托馬鈴薯的單純滋味。

土色的盤子裡,只有馬鈴薯和一汪奶油,沒有奢華的食材,也沒有繽紛的盤飾,這正是来栖追求的境界。

「搭配得越多,反而會削弱主要食材原本的個性。」他說:「我對『簡單』的定義,和一般人的『簡單』是不一樣的。舉個例子,像日式料理的松茸湯,如果裡面只放了一朵松茸,再加上一瓢高湯,大家一定會說這道料理好簡單。但對我來說,它一點都不簡單——湯裡有柴魚、有昆布,還有許多元素混合其中,整體味道其實非常複雜,根本不是表面看起來那麼純粹。」

「所以『簡單』這個詞,在我們的料理中有著完全不同的含義。我們是真的不加任何多餘的東西,這才是我們的『簡單』。」當盤中組成元素越少,每個元素的狀態就會大幅影響整道料理。因此,無論是 Bon.nu 或 Li.nu,大至食材的烹調法,小到鹽的種類或水質,都經過精密計算。就連下鹽時都必須一點一點謹慎地加,才能在風味頂峰精準停住。「正因為這樣,我們思考料理的方式,其實是非常困難、非常複雜的。」来栖說。

主餐的「Li.nu 灣本牛」,也是僅以紅酒醬汁搭配一塊灣本牛。牛肉外殼是帶挺度的脆,卻無焦苦味;內裡紅豔柔軟,切肉時卻沒有血水滲出,直到咀嚼時,才會感覺肉汁在口中迸開。這是因為李祈睿將牛肉反覆煎過再靜置,過程長達 7 小時。

来栖強調短時間的烹調才能留住香氣,但對於牛排,他認為至少要 6 小時的烹調才能達到最佳狀態。至於用牛肉邊角料、紅酒和水煮成的醬汁,只花 30 分鐘完成。紅酒的酸韻能平衡牛肉油脂感,若是油膩感較低的牛肉,他甚至只以鹽來調味。

「Li.nu 灣本牛」的牛肉經過 7 小時反覆煎過再靜置,造就酥脆但不苦的外殼,以及柔嫩多汁卻不帶血水的內裡。

用一顆布丁回顧食材的原始模樣

餐後甜點一樣走在「簡單」路線上,来栖送上一盤布丁。布丁的主要原料雞蛋來自蜂農,產自用蜂蛹飼育的母雞。每一份布丁都是用一顆蛋做成的,李祈睿根據每顆蛋的大小、蛋黃和蛋白的稠度,為它們一一調配牛奶和糖的比例。讓客人在享受每一匙吹彈可破的布丁時,也能感受那顆雞蛋的原始模樣。

每個「原始 蜂蛹卵」布丁,都是用單獨一顆雞蛋製成。

對「純粹」幾近偏執的堅持,讓来栖開創出新的料理風格,並透過餐廳 Bon.nu 和 Li.nu 向大眾分享。10 年來,Bon.nu 多次蟬聯日本指標美食大獎 The Tabelog Award 銀賞,證明他的哲學並非孤芳自賞。在少有人探索的領地,他走出一條小徑,並引領客人踏上這條路,欣賞這片「見山還是山」的風景。

「當你無法以常見的搭配、無法透過加法創作的時候,那才是真正的深度。我們的作法就是——比任何地方都更純粹、更簡單,也比任何地方都更獨特。這就是我們的料理哲學。」

文章段落

撰稿 Atomy
責任編輯 Hsiang
首圖 Li.nu
圖片提供 Li.nu
推薦文章
SEE ALSO
EXPLORE ALLarrow-right-wh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