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綠茶的清新與法式甜點的細膩,在莊子德和戴峻弘手中相互輝映。
在 ASABAN TEA 茶館,一場茶和甜點的餐會在 6 席的吧台展開。ASABAN TEA 創辦人莊子德在左側煮水沖茶,厚品餐飲顧問創辦人暨甜點主廚戴峻弘在右側擠花擺盤,他們分據吧台兩端大展身手,接續送上 5 組茶飲和甜點的組合。
透過調飲和甜點組合,深度體驗單一茶種
莊子德曾在京都學習產品設計,後來進入當地百年茶器品牌工作,因此與日本茶結下緣分。他造訪過許多傳統茶園,也看見年輕世代如何將日本茶玩出新意。返台後,他將大稻埕老屋 4 樓闢成 ASABAN TEA 茶館,以 Omakase 茶席的形式,依客人當下的感受安排專屬茶飲。在茶之外,也有無咖啡因茶款、茶調飲甚至茶調酒等選擇,「茶是很有包容力的。」莊子德納入多種元素,讓大家更容易踏進茶的領域,領略它的美好。
甜點主廚戴峻弘經過多家法式餐廳的歷練,在樂沐、MiraWan 到 LOPFAIT 的甜點廚房裡精進技藝、發想創作。除了纖細風味和豐富層次,他對台灣食材的巧妙運用是最大特色。離開餐廳後,他成立厚品餐飲顧問公司,為餐廳和企業提供甜點研發的服務。
莊子德和戴峻弘在 3 年前一場活動上認識,從此維持著每年至少合作 1 次的頻率。這場餐會其實是系列活動的序幕——兩人將以六大茶類的綠茶、黃茶、白茶、青茶、紅茶和黑茶作為每場餐會主題,發展茶飲和甜點的搭配。而第一場活動的主軸,正是莊子德最熟悉的日本綠茶。
莊子德(右)和戴峻弘(左)將以六大茶類為主題,展開一系列茶與甜點的餐會。
然而甜點甜度高、又含有乳製品成分,清新淡雅的茶容易變成陪襯的角色。考慮到這點的莊子德將茶做成調飲,透過高低溫的萃取、加入澄清果汁或糖漿、使用調酒搖盪法等手法,將飲品的風味加深又加廣,不但與甜點平起平坐,兩者風味因此更加契合。而莊子德多變的沖泡手法,加上琳瑯滿目的道具,也讓調飲變成一場吸睛的表演。
莊子德從日本製茶程序中挑出 5 道重要步驟,分別選出具代表性的茶品,戴峻弘再依飲品風味設計甜點。餐會的開場,從「蒸熱」開始。
蒸熱|冰鎮玉露的鮮與青草香
綠茶屬於不發酵茶,日本人會用高溫快速蒸熟茶葉,中斷氧化,保留茶葉中的葉綠素和氨基酸,綠茶的翠綠色澤和鮮味由此而來。莊子德以「玉露」為代表,玉露是日本綠茶中的珍品,茶農在茶樹上覆蓋黑紗網,藉由減少日照來提高茶胺酸,造就它的濃郁香氣和標誌性鮮味。
他先送上一杯玉露茶,讓眾人感受它乾淨的海苔鮮味。下一杯是將濃縮玉露茶加入澄清芒果汁後冰鎮 3 日,在綠茶的茶感之外,又多了小黃瓜般的香氣。
為了呼應玉露茶調飲的草本基調,戴峻弘製作鹽麴小黃瓜和佛手瓜兩種冰沙,再搭配優格和芭樂絲。兩種冰沙的糖分不同,使融化速度產生落差,入口後先感受到佛手瓜的香氣,接著是小黃瓜的鹹鮮,最後以佛手瓜的甜收尾。優格補上瓜果澄清後失去的酸度,芭樂絲則延長清新的青草味,風味結構完整,清爽風味和冰涼溫度十分討喜。
戴峻弘將夏季佛手瓜和鹽麴小黃瓜分別製成冰沙,延續玉露調飲的草本氣息。
葉振|串聯煎茶和甜點的青蘋果果香
茶葉蒸熱後,下一個步驟是「葉振」:在熱風中攪拌揉製茶葉,讓葉片中的水分均勻蒸發。葉振是煎茶的製作工序之一,莊子德選擇崛井七茗園的「縣の杜煎茶」,他將茶葉鋪在淺盤中,用 40°C 的溫水潤過茶葉後,放上一塊方冰,接著再用溫水細細澆淋方冰,融出冰水浸潤茶葉。
莊子德透過第一段的溫水萃出煎茶前段風味,再用冰水快速降溫,停止萃取,後面的苦和澀就不會進入茶湯中。與玉露茶相較,煎茶的茶湯色澤偏黃,香氣、鮮味與澀味十分平衡,並帶著近似青蘋果的果香。
戴峻弘的甜點則以日本山藥為主角,做出 3 種處理——山藥條編出如竹簍般的織片,發酵山藥泥做成泡泡,還有新鮮山藥磨出的白泥。配角則是日本信濃金蘋果,為了不搶過山藥的脆口質地,他將蘋果蒸過,軟化口感;發酵山藥也泡過蘋果汁,柔和衝擊的發酵味。幾隻咖啡色的小魚立在山藥泥上,那是柴魚糖紙,用鹹鮮銜接起所有元素。
莊子德利用高低溫萃取煎茶風味,戴峻弘再以甜點呼應煎茶的果香。
揉捻|冠茶苦韻襯托竹筍甘甜
在玉露和煎茶之後,莊子德準備的是「冠茶」。冠茶和玉露同樣是「覆蓋茶」,只是遮陽日數沒有玉露來得長,風味正好落在玉露和煎茶中間。他使用宇治利招園茶舖的冠茶,熱泡後冰鎮。出杯前,他將冠茶、澄清荔枝果汁和碧螺春糖漿加入雪克杯中,搖盪出一杯茶感輕盈、
具荔枝香氣,最後以些微苦韻收尾的飲品。
綠竹筍甜點不是戴峻弘首次推出的創作,但他持續精修細節,讓作品不斷進化。綠竹筍在馬丁尼杯中化成 3 種型態——頂層一球清甜的筍肉雪酪,放在用筍片細密排列、宛如筍殼般櫛比鱗次的圓片。剝除的筍殼他也沒浪費,先烤到焦化,再用煮竹筍的水把味道萃取出來,做成帶炙烤氣息的果凍。並以馬告炒過的鳳梨及楓糖香緹鮮奶油搭配綠竹筍。
冠茶調飲已具苦味,於是戴峻弘將甜點中的苦味元素拉掉,他建議一口甜點配一口飲品,讓苦韻將綠竹筍的甘甜襯托得更出落。
冠茶風味介於玉露和煎茶之間,戴峻弘讓它的苦韻襯托綠竹筍的甘美。
乾燥|將風味拉至地表的甜點
經過「揉捻」,茶葉風味已經形成,再透過「乾燥」將水分降至最低,讓風味定型不再改變。「番茶」製作過程歷經日曬和烘乾,莊子德以它作為「乾燥」的代表。他選用來自岡山美作市的番茶,帶有焦香與麥芽香氣,一抹酸在尾韻出現,另外加入的黑豆以甘甜為番茶提味。
為了搭配番茶,戴峻弘設計一道「貼近大地」的甜點。黑色的杏仁酥餅顆粒宛如土壤,焦糖鴻禧菇從中冒出。食材也特意選了根莖類,如屏東歸來的牛蒡和胡蘿蔔。他將牛蒡做成冰淇淋,冰淇淋在口中融化後,優雅的木質甜味和緩展開。胡蘿蔔和其他蔬果分別熬成不同顏色的凝膠,以酸映襯甜,還有輕盈的香草蓮子慕斯托起風味。戴峻弘將這款大地系甜點做得輕柔,好與番茶相互呼應,留下綿長尾韻。
以根莖類食材製作的甜點刻畫自然的質樸,呼應帶有焦香與麥芽香氣的番茶。
仕上|現場為茶葉焙出香草辛香
「仕上」是日本茶製程的最後階段,將茶葉依形狀與大小分類,再以適當溫度焙火乾燥。莊子德選了鹿兒島萎凋輕焙茶,它多了日本茶沒有的萎凋步驟,加上烘焙形成的梅納反應,讓它帶有些微焙火氣,以及馬告、胡椒或山椒等香料氣息。沖泡前,他將花椒和檸檬草加入茶葉中,在火上輕焙,辛香逐漸瀰漫全室,最後以熱水沖出溫熱清香的茶湯。
而戴峻弘端出的最後一道甜點,是融入新鮮百香果的費南雪,費南雪中的焦化奶油有馥郁堅果香,與百香果豐富的酸甜層次形成對比,再塗上白味噌焦糖醬,酸、甜、鹹鮮在盤中完美平衡。最後刨上夏威夷豆點綴奶香,飽滿的滋味與茶湯的焙火味一起奏出盛大的終章。
現場加入花椒和檸檬草烘焙的鹿兒島萎凋輕焙茶,和百香果費南雪一起奏出盛大的終章。
從製茶工序發展出的餐飲組合,讓人在品味茶師和甜點師的手藝時,還有機會深入了解日本綠茶的多樣茶種及特色。也令人期待接下來的系列餐會,莊子德和戴峻弘將如何詮釋另外 5 種茶類,創造甜點和茶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