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身總鋪師世家,辦桌精神是他硬底子的法餐靈魂。
台北仁愛圓環附近的巷子轉角,一間低調以黑色燒杉木板打造的餐廳 Tableau by Craig Yang,自 2024 年春天開幕以來,今年順利進入米其林指南必比登推介。主廚楊子毅(Craig Yang)出身辦桌總鋪師世家,15 歲入行,學的是西餐,曾經在引領台灣 Fine dining 風潮的 RAW 餐廳江振誠主廚麾下工作 3 年。 Tableau by Craig Yang 是他第一間主理的餐廳,出的是法餐,概念卻是他對於「辦桌文化」的理解。
外祖父是新北金山知名辦桌總鋪師,父親是外祖父的徒弟,至他已是廚三代。對他來說,辦桌,是伴隨台灣人各種生活大事的慶祝方式——「結婚要辦桌,以前的人考上好學校也要辦桌,喪事結束大家一起吃個飯,還是要辦桌」,婚喪喜慶,人生的開始、高潮跟結束,都少不了辦桌串聯人跟人的情感。
在這樣的生活環境長大,他也從小見識到上一代中餐廚師的樣貌。楊子毅坦承,在他小時候,中餐廚師形象大落落的,空班時間抽菸、嚼檳榔者不少,學徒甚至幫師傅跑腿買菸,這種勞動群像,缺乏社會大眾尊重。這讓他第一次看到新聞中,來台灣客座的法國廚師形象是「雪白筆挺的制服、美麗精緻的菜餚」,有條理又好看,決意投身西餐。
從一個不會煮綠竹筍的西餐後場開啟職涯
20 年前,精緻西餐的風潮尚未襲捲台灣的年代,楊子毅選擇在天母的老牌西餐廳開始工作,從洗碗做起。洗碗男孩是沒有機會處理食物的,唯一的機會是做員工餐。但他戲稱,他那時雖然知道菜完成的樣子和味道是什麼,怎麼做,一點概念都沒有,「甚至有一餐綠竹筍沒燙就下鍋煮了。」看到同事不動筷子,他才醒覺,跟會做菜的同事學習做日常菜色。過了一年,老闆才讓他開始備料。
講起老派西餐,楊子毅眼睛發光,義大利菜他喜歡慢燉牛膝(Ossobuco),法國菜他喜歡澄清湯(Consommé),這兩道菜共同點是「都需要時間」,至少要準備 3 天。
楊子毅的廚房生涯起點,是從天母老牌西餐廳的洗碗工開始。
相信時間能夠帶來美味,但不盲從
相信時間能夠淬煉出餐廳才能享用的極致美味,但他不是死板的傳統食譜信徒。
「肉汁(Gravy)重點是味道出來」,他舉例,傳統做法有時候會把肉燉上 7 天,但他在 RAW 工作時,名廚江振誠指點他同時留心肉塊與醬汁的風味,「味道有釋放到肉汁裡達到效果了,肉煮太久口感並不一定好。」他恍然大悟,仔細分辨不同時長熬煮的醬汁,在過度熬煮濃縮(Over reduced)和時長味美之間找到平衡。
「不談台灣味,我能夠做什麼?」
Tableau by Craig Yang 是他的第一間主理的餐廳,開店前,他也經過長時間的思考,到底要怎樣的菜?不使用台灣味的關鍵字,怎樣才能夠說明特色?
楊子毅回溯自己家族身世,決定以「辦桌」為題,做法餐。
辦桌精神是靈魂,菜式是法餐
楊子毅很清楚知道自己要做的菜,並不是把中菜西做,而是深度理解法餐跟中餐料理之間的共同與相異,做出新詮釋的菜單。
比如,在菜單安排上,法餐開頭小點多是 Amuse bouche,形式精緻可愛的口舌娛樂。但他以辦桌「五福拼盤」的精神出小碟涼拌菜,帶有台味爽快。
菜單的第一道,是靈感來自辦桌的涼拼盤五小碟。
他再舉例,西餐中經典的「阿比修斯鴨」(Canard Apicius) ,這道由曾經蟬聯 27 年三星榮耀的法國主廚 Alain Senderens 復刻的古羅馬料理,他發現跟北京烤鴨做法驚人相似——阿比修斯鴨用西方香草醃漬、刷白酒醋與蜂蜜烘烤,北京烤鴨用中式十三香料、刷麥芽糖水跟白醋,都做出濃郁多汁肉塊與脆爽鴨皮。意識到這點,他就在菜單中出了阿比修斯鴨。

胭脂鴨兩吃,鴨胸以阿比修斯鴨、北京烤鴨的做法製成,配菜以「芋頭鴨」為靈感,把油封鴨腿加入芋頭調製。圖片提供:Tableau by Craig Yang
另外一個例子是:佛跳牆與火上鍋(Pot-au-feu)。
「辦桌台菜裡我最喜歡佛跳牆」,佛跳牆的食材要用上十數種,每種都必須分開處理備製,最後匯於一鼎上爐火蒸,充滿不同層次,有深厚的底蘊。法餐裡的經典老菜火上鍋,基本上是熟成肉、生肉與蔬菜各種食材的清湯燉鍋,楊子毅在這兩道菜中找到共同點,在法式火上鍋裡加入乾貨,形成獨到的台味辦桌菜詮釋。
從封肉到法式高麗菜卷
在台灣的辦桌宴席上,吃完第一道冷盤,通常第二道會上「羹湯」。在南部客鄉,「高麗菜封」料理是逢年過節的大菜。楊子毅綜合台灣羹湯和高麗菜卷之美味印象,打造法國老菜高麗菜卷(Chou farci),使用豐富海鮮,填入三層雞肉慕斯,調味羹湯裡有自製的扁魚沙茶風味,溫潤飽滿。
招牌菜:巧克力蜜汁排骨
這道菜的調味配方來自楊子毅的外公家傳配方,肉軟爛多汁可輕易脱骨,搭配甜而不膩帶香氣的巧克力蜜汁,外頭裹上發芽酥脆藜麥,一口咬下口感創造奇趣口感,是非常受歡迎的單點菜色。
美味不需贅述,好吃的菜單不用長。Tableau by Craig Yang 的辦桌法國料理融合兩個不同文化菜系,好吃得很有意思。
餐廳中的單點人氣王,巧克力蜜汁排骨。
編輯特寫:在金山都吃家裡,阿嬤的草仔粿復刻研究進行中
身為金山人,因為擁有大廚父親與外公,楊子毅每次回金山其實都在家裡吃,所以不方便給出金山美食的建議。但他補充說明,他家飲食是很傳統的,「連草仔粿都是阿嬤自己做。」
阿嬤已仙逝,他琢磨家族傳承滋味,以艾草為草仔粿原料,特點在於揉製粿糰時使用的是淡糖水,使微甜的 Q 軟粿皮跟內餡鹹甜平衡。他喜歡的餡是微鹹加入薑末的綠豆餡,以及芋頭丁、紅蔥頭和絞肉內餡。光想就很好吃,希望有一天能吃到像他這樣優秀法餐廚師做的草仔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