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風味清朗的西式台菜,搭上香氣婉約的冷泡茶飲。
在春天的尾聲,餐廳 SNP 與冉冉茶事攜手合作餐會。同樣以台灣為主題,主廚與茶師分別寫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答案。
過去,由主廚黃佳瑋經營的鹽與胡椒翻轉台味,賦予蚵仔煎、豬血糕等小吃新樣貌。後來鹽與胡椒搬到更大的空間,SNP 在餐廳原址誕生,提供編排有序的品嚐套餐。一樣從台菜汲取靈感,黃佳瑋一改過去單點菜色的鮮明奔放,SNP 套餐風味顯得自制婉約,好維持料理之間輕重強弱的平衡。
.png)
在 SNP,黃佳瑋將他「創意台菜」的風格發展成完整套餐。
以台中為基地,冉冉茶事已多次與 Sinasera 24、君悅酒店等知名餐廳合作餐茶搭配。主理人藍大誠出身茶香世家,他不只是名焙茶師,還拿過 WSET L2 葡萄酒中級、SSI 國際清酒唎酒師認證。因此,冉冉的茶飲也有葡萄酒「風土」的概念,藍大誠用葡萄酒的語言說茶,讓向來習慣餐酒搭配的食客容易理解搭配邏輯。
.png)
不強調比賽名次與茶園海拔,藍大誠更希望讓消費者了解茶葉的製作工序、永續種植環境,與茶飲的風味質地。
8 場餐會雖已結束,但其中幾組餐茶搭配的巧思與亮點,仍值得與大家分享。
前菜
- 九孔醃/美乃卷/豬舌朵
- 塔桑莊園 喜馬拉雅 傳奇 春摘
.png)
九孔醃/美乃卷/豬舌朵。圖片來源:冉冉茶事
台灣快炒店不乏能快速上桌、醞釀食客期待的冷盤小菜,黃佳瑋準備的小點也有快炒店與黑白切的影子。豬舌朵的肉凍入口即化開,滷汁的醬鮮味成為味覺標誌。質地彈嫩的九孔則有海產店醃蜆仔的既視感。美乃卷用煙燻魚卵填入中卷,擠上蒜苗美乃滋,把常見小菜做出精緻升級。
藍大誠以塔桑莊園的喜馬拉雅春摘茶搭配冷前菜。舉杯嗅聞,宛如花朵綻放的香氣繚繞鼻尖,正好呼應步入尾聲的春季,迎接即將到來的夏天。
- 紅燒肉:嫩薑/蓮霧/紫蘇梅
- 冬片 高山清香冬片
.png)
紅燒肉(嫩薑/蓮霧/紫蘇梅)。圖片來源:冉冉茶事
一樣取樣麵攤小菜,SNP 自己發酵紅糟,調成粉漿後濕炸黑豬肉,降低表層的顆粒感。「我們不改變它原本的樣子,只是幫它穿不同衣服。」黃佳瑋説。台中吃紅糟肉配薑,他將薑味注入薄脆的蓮霧片中,用汁水和緩辣味。
包括這道料理的黑豬肉,SNP 套餐的許多用料是從鄰近的南屯市場採買。放下對珍稀與名貴食材的追求,僅用市井常見的禽畜蔬果,變化出讓食客留下深刻印象的菜色,是黃佳瑋接下來想嘗試的方向。
配餐的冬片是來自南投縣信義鄉的金萱,使用在冬季乾冷氣候中成長的茶葉製作。藍大誠以晚摘葡萄形容這杯冬片——甜度明顯,質地也像果實般鬆軟,與肉的油脂、薑的微辛對話。
對藍大誠來說,茶的質地、口感是最接近本質的東西。從沖泡時的水質與溫度,到焙茶程度、摘採方式,甚至是最源頭的茶園管理都會左右茶的質地。因此,他更在乎茶園的永續發展,唯有找到茶業與環境之間的平衡,茶飲的獨特與美好才能流傳下去。
- 芙蓉:雪耳/百合/雞蓉
- 紅水 傳統凍頂烏龍
.png)
芙蓉(雪耳/百合/雞蓉)。圖片來源:冉冉茶事
「白色」是這道料理的主軸。將素白的雞肉餛飩、百合根與雪耳清炒,淡雅的風味堆疊出層次,白合根的脆、雪耳的滑潤也讓口感交替變化。
紅水是藍大誠反覆焙了 12 次、又歷經半年熟成的凍頂傳統烏龍,木質香氣清楚分明。茶中的焙火味正好與料理清炒的鍋氣與紹興香味呼應。
主餐
- 老鼠肉:發酵白菜/豬背脂/辛香料
- 千歲 宇治玉露
.png)
決定主餐使用豬肉後,黃佳瑋原本到南屯市場買小里肌,「結果賣豬肉的阿姨罵我為什麼要買小里肌,叫我用老鼠肉。」老鼠肉是豬後腿較軟嫩的部位,黃佳瑋實際試驗後也很滿意效果,喜歡老鼠肉隨著咀嚼逐漸提高的甜味。
老鼠肉用花椒、八角等香料醃過再煎,配上發酵娃娃菜與新鮮娃娃菜。雖然這道肉類主餐沒有西式料理必備的醬汁,香料的麻與香、發酵娃娃菜的酸,這些調味已足以撐起整道菜的風味表現。
帶著海帶般的鹹鮮是玉露的特色,但千歲的鮮味又更加凝縮,這是因為藍大誠透過焙茶降低水味。千歲立體的甘鮮正適合味道純淨溫和的豬肉。
甜點
- 芋仔蕃薯、米麩馬卡龍
- 白露 玉山熟香烏龍(熱茶)
.png)
芋仔蕃薯(右)與米麩馬卡龍(左)。圖片來源:冉冉茶事
芋仔蕃薯形似蒙布朗,所有元素卻全來自台灣傳統甜點——蜜地瓜、黑糖、桂圓與芋頭牛奶。米麩馬卡龍也非法式馬卡龍,黃佳瑋以甜味平實的牛奶冰淇淋為餡,讓外殼成為主角。他將杏仁粉換成米麩,以突出雜糧的香與甜。
烘焙程度沒有紅水那麼重,白露的成熟與溫暖,一如灑在落葉上的秋天陽光。焙火味與甜點桂圓的煙燻香隱隱連結,是這組 pairing 的驚喜。
餐會場次從原定的 4 場陸續加開至 8 場,SNP 與冉冉茶事的首次合作好評不絕,也引領許多人領略餐茶搭配的魅力。無論是 SNP 對台菜與中菜的重新詮釋,或冉冉茶事透過焙茶表現台灣風土特色,同樣以這座島嶼為主題,未來他們將端出什麼新的創作,值得期待。